北字康熙字典词条更新时间:2024-09-24;访问量:546

【繁体汉字】

【汉语拼音】běi,bèi

【汉字注音】ㄅㄟˇ

【汉字部首】匕

【汉字五行】属水

【子集下】【匕字部】

〔古文〕𧉥【唐韻】博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必墨切【正韻】必勒切,𠀤綳入聲。

【說文】乖也。从二人相背。

【徐曰】乖者,相背違也。

【史記·魯仲連傳】士無反北之心。

【玉篇】方名。

【史記·天官書】北方水,太隂之精,主冬,曰壬癸。

【前漢·律歷志】太隂者北方。北,伏也。陽氣伏于下,于時爲冬。又【廣韻】奔也。

【史記·管仲傳】吾三戰三北。又【集韻】補妹切【韻會】蒲妹切,𠀤音背。

【集韻】違也。

【正韻】分異也。

【書·舜典】分北三苗。

【註】分其頑梗,使背離也。

现代汉语字典中字的基本解释

1. 北 [běi]2. 北 [bèi]

北 [běi]
  1.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~方。~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~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~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~国(指中国北部)。

  2. 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~。

北 [bèi]
  1. 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